首页 资讯 正文

银发“合伙人” 共建幸福家

体育正文 136 0

银发“合伙人” 共建幸福家

银发“合伙人” 共建幸福家

在(zài)迎泽区(yíngzéqū)青年路三社区,活跃着一群银发“合伙人”:他们虽已年过花甲,却依然精神矍铄地奔走在社区治理第一线;他们没有报酬,却把服务邻里当作事业,让“远亲不如近邻”的传统焕发新生。日前,记者(jìzhě)走近这群特殊的“合伙人”,看他们如何(rúhé)用(yòng)自己的行动诠释邻里互助真谛,为社区的美好生活贡献力量。 清晨6时,邮电大院小区党总支书记张吉福的(de)家中,准时响起新闻播报的声音。74岁的他精神矍铄,走路带风,每天雷打不动地在官方平台学习一小时(xiǎoshí)。这位老人能(néng)把时政热点编成朗朗上口的诗词,在社区新时代文明(wénmíng)实践站开起“移动课堂”。 “解放(jiěfàng)太原战役的胜利,是(shì)老百姓用独轮车推出来的!”最近一堂党课上(shàng),老人讲到动情处,手指轻敲桌面(zhuōmiàn)打着节拍,仿佛又回到那段烽火岁月。台下年轻党员攥紧的拳头和泛红的眼眶,印证着这场红色教育的感染力。 作为小区党总支书记,张吉福总是冲锋在前。汶川地震时他带头捐款(juānkuǎn),老旧小区改造(gǎizào)期间又化身为“工地监理”,天天盯着施工进度。居民们常说(shuō):“看见张书记在,心里就踏实。” 这位曾经的(de)(de)“学雷锋标兵”把助人为乐的习惯刻进了骨子里。电梯(diàntī)间里,他(tā)总为行动不便的居民按电梯、推轮椅;医院走廊,常见他陪着邻里做检查的身影。从挂号、交费到取CT片,他能把陪诊流程安排得分毫不差。 “做(zuò)一件好事不难,难的是一直做好事。”这句挂在嘴边的话,正是对他的最好(zuìhǎo)评注。 清晨6时30分,青年路58号(hào)的多数居民还在沉睡中,66岁的楼院长(yuànzhǎng)赵丑建已经握着扫帚出现在单元门口。 “赵阿姨,楼道灯又(yòu)不亮啦!”刚放下(fàngxià)扫帚,居民小李就急匆匆找来,只见她利落地从口袋里掏出小本本,上面密密麻麻地记着维修(wéixiū)电话:“别急,我这就联系电工。” 小区改造期间,赵阿姨身先士卒,她(tā)不仅积极与施工方(shīgōngfāng)沟通,推动改造进程,还(hái)自费购买了木板和砖头,在泥泞的路面铺上一条安全的通道。 施工人员感慨:“赵大姐盯(dīng)进度比监理还严。”最让居民(jūmín)们叹服的,是去年寒冬那场“水管官司”。四单元两户居民因漏水问题吵得面红耳赤。赵丑建得知此事(cǐshì),裹着棉袄就冲进地下室。经过检查,她发现是管道老化(lǎohuà)导致渗水,随即联系专业维修(wéixiū)人员上门维修,并耐心安抚双方情绪,提出分摊维修费用的合理方案。在她的调解下,矛盾顺利化解,邻居们纷纷竖起大拇指(dàmǔzhǐ):“有赵阿姨在,我们放心!” “有事找(zhǎo)赵阿姨,准没错(méicuò)!”大家纷纷表示,这已经成为居民的共识。 张德志帮居民(jūmín)解决难题 “您先喝口水消消气,有什么事儿咱们慢慢说……”在邮电前街2号院,提起64岁的(de)退休居民张德志(zhāngdézhì),街坊邻居都会竖起大拇指。这位头发花白的老人,是社区(shèqū)里出了名的“热心肠”。多年来,他用自己的热情(rèqíng)和耐心,在居民和社区之间架起了一座温暖的“连心桥”。 每逢清明节、中元节、寒衣节,社区(shèqū)总能看到(kàndào)张德志穿着红马甲,与(yǔ)社区工作者一同夜巡的身影。3年来,他(tā)坚持在每年祭祀的高峰时段走遍辖区各个路口,耐心劝阻焚烧纸钱的行为(xíngwéi),针对发现的焚烧纸钱、摆放祭品等行为,他总是积极引导居民文明祭祀,用网络祭祀等低碳、环保的方式缅怀故人。遇到不(bù)理解的群众,他耐心地递上社区准备的焚烧袋,并帮助居民将装有祭品的焚烧袋送到指定的回收点。 社区组织的(de)志愿活动中,张德志总是第一个到场(dàochǎng)。他自掏腰包(zìtāoyāobāo)购买的300副劳保手套和200卷垃圾袋,成了志愿者们的“标配”。面对大家的称赞,他总是不好意思地摆摆手:“咱们社区就是个大家庭,这都(dōu)是应该做的。”在他的带动下(xià),已经有40多位居民加入了志愿服务队,温暖的“爱心接力”在社区里不断延续。 今年年初,28号楼(hàolóu)一位独居(dújū)老人因为(yīnwèi)不会使用新换的燃气表,急得在家里(jiālǐ)直转圈。张德志听说后,二话不说就顶着寒风跑到煤气公司咨询,又赶回来手把手教老人操作。没过几天,29号楼另(lìng)一位老人又为更换燃气表电池发愁,他再次上门帮忙。细心的他还发现老人家窗户玻璃松动,存在安全隐患,立即从(cóng)家里拿来工具帮忙修好。看着忙前忙后的张德志,老人们感动地说:“有你在,我们心里就踏实。” 张坚(zhāngjiān)(中间)和演员合影 “书记,社区有啥活动您尽管说,我来策划当导演……”每逢佳节,青年路三社区的(de)居民(jūmín)们总能欣赏到精彩(jīngcǎi)的文艺演出,这些充满欢声笑语的演出背后,离不开居民张坚的默默奉献。作为(zuòwéi)社区文艺骨干,她多年来义务策划编排节目,用艺术点亮了社区文化生活。 社区(shèqū)(shèqū)主任提起张坚就赞不绝口:“张姐(zhāngjiě)虽然已经70岁,但活力满满。她就像个专业导演,从节目编排到服装道具都亲力亲为(qīnlìqīnwéi)。今年春节,社区计划拍摄秧歌拜年视频,张坚不仅带来了自己舞蹈团的服装道具,还(hái)每天下午准时到社区组织排练。在她的精心指导下,仅用3个下午就排出了高质量的拜年节目。” 张坚的付出远不止于此。每逢(měiféng)元宵、中秋等传统佳节,她都会召集老年(lǎonián)歌舞团的伙伴们,根据居民特长组建表演团队。在她的组织下,社区相继成立了合唱团、广场舞队等文艺团体(wényìtuántǐ),为居民带来了一场场(yīchǎngchǎng)精彩纷呈的演出。 “这些热心居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邻里互助的真谛。”社区主任张彩虹表示,未来(wèilái)青年路(lù)三社区将继续(jìxù)深化(shēnhuà)“党建引领+居民自治”模式,充分激发群众智慧,让更多居民从基层治理的“旁观者”转变为“参与者”。 本版(běnbǎn)图片由社区提供 太原晚报
银发“合伙人” 共建幸福家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