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烟台幕启中原大秀:甲骨文“活”了!红旗渠“燃”了!

体育正文 250 0

烟台幕启中原大秀:甲骨文“活”了!红旗渠“燃”了!

烟台幕启中原大秀:甲骨文“活”了!红旗渠“燃”了!

齐鲁网·闪电新闻6月(yuè)13日讯 仲夏港城夜未央,文旅交响动烟台。当(dāng)黄河文明的雄浑号子与胶东半岛的千帆灯火在夜空交织(jiāozhī),“豫见齐鲁·山河有(yǒu)约”河南文化旅游推介活动现场,化作一座流动的中原文化博物馆。 6月12日晚,烟台大剧院华灯如昼,千余位烟台市民与文旅界人士循着“老家河南(hénán)”的召唤而(ér)来(lái),在甲骨文的千年纹路里触摸文明根脉,于《赛马》的激越弦音中(zhōng)驰骋新乡太行绝壁,更在开封《雨霖(yǔlín)铃》的婉转水袖间醉入汴梁梦境——这场跨越山河的对话,正以澎湃的文旅交响,在渤海之滨掀起“行走河南”的热潮。 双向邀约:看海到烟台(yāntái),读史至中原 豫鲁两省地缘相接,文明同源,双方具有得天独厚的(de)文旅互动优势。带(dài)着“老家河南”的深情厚谊与“行走河南·读懂中国”的磅礴画卷,河南文旅跨越山海而来,旨在(zhǐzài)架设两地文旅合作的金桥,共启资源共享、客源(kèyuán)互送、市场共赢的新篇章。 “烟台是融汇古今的滨海魅力都市,西式建筑群与中华文化街区辉映。”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、副厅长周耀霞深情地说,烟台拥有(yōngyǒu)持续更新的城市面貌、热情好客的民风及特色美食(tèsèměishí),令河南文旅团队每年到访都有新发现。暑期将至,河南文旅向烟台市民发出“看海到烟台,读史至中原”的双向邀约,承诺(chéngnuò)以优质服务(yōuzhìfúwù)迎接山东游客探访(tànfǎng)“山水壮阔、文脉绵长”的中原大地(dàdì)。 “今天的推介活动,创新了省市联动、‘演展推’三位一体模式(móshì),既给我们提供了学习借鉴的新模式,也是进一步拓展(tuòzhǎn)文旅交流合作(hézuò)的新机遇。”烟台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隋子林盛赞道。她期盼未来与河南省各兄弟地市在城市宣推(xuāntuī)、文化交流、市场开拓等多领域深化合作,持续擦亮“沿着黄河遇见海(hǎi)”品牌,携手谱写鲁豫文旅合作新篇章。 创新推(tuī)介:开创“演展推”三位一体新模式 在户外推介展区,河南多个地市都带来了满满诚意。尤其(yóuqí)是安阳,一城风物(fēngwù)醉(zuì)港城,满目琳琅说殷商,其各区县10个展区琳琅满目的文创、美食、特产让烟台市民目不暇接。 香飘四海的(de)滑县道口烧鸡引得烟台市民循香驻足,争相品鉴,唇齿间流转的是(shì)中原饮食的匠心与丰饶。中国文字博物馆带来的甲骨文、汉字主题(zhǔtí)文创设计新颖、意蕴深长,三千载殷商文明(wénmíng)的磅礴气象此刻不再是遥想,而是可以“带回家”的文化珍藏。来自林州的山珍、内黄的特色农产品、汤阴的地道美食等各区县(qūxiàn)精选(jīngxuǎn)特产、地道风味汇聚一堂,交织成一幅活色生香的“安阳风物长卷”。 “河南用(yòng)创意点亮激活了深厚文化底蕴,令人赞叹!”活动(huódòng)现场,手持甲骨文元素丝巾的烟台市民李女士难掩(nányǎn)激动,“难忘安阳的那段推介,运河波光映着甲骨文,仿佛千年(qiānnián)文明在对我低语,暑假一定要带孩子去殷墟触摸‘文字之根’。” 作为本次重点推介的河南城市(chéngshì),安阳是甲骨文发现地,现有中国文字博物馆、殷墟遗址等众多(zhòngduō)文化地标。当(dāng)《运河情》旋律响起(xiǎngqǐ),安阳的推介演出不仅勾勒出“一片甲骨惊天下”的文明图腾,更在观众席间唤起深沉的民族认同感。 看杂技惊心动魄,听大弦戏韵味(yùnwèi)悠长,非遗美食燃动烟火气,“中华龙源地(yuándì)”濮阳一(yī)亮相,高难度(gāonándù)的杂技动作便引发阵阵惊呼。有现场观众感慨:“河南此次推介跳出了传统框架,将厚重的历史以艺术化、沉浸式手法呈现,为区域文旅协作提供了崭新范式。” 诚意满满:送上“惠游(huìyóu)大礼包” ,“豫”见一夏清欢 河南和山东同为中华文明的重要(zhòngyào)发祥地。烟台是“仙境海岸”,拥有迷人的滨海风光;安阳是“文字之(zhī)都”,深藏厚重的人文历史。 安阳(ānyáng)与烟台的(de)不解情缘,是“汉字源头”甲骨文穿越时空(chuānyuèshíkōng)的对(duì)话,是城市精神绵延传承直抵人心的共鸣,更是文旅融合发展活力迸发的期许。安阳市(ānyángshì)人民政府副市长马红宾送出“惠游大礼包”,向观众发出诚挚邀约:“从即日起一个月内,安阳市对烟台、淄博、济南、菏泽四个市的市民全部免殷墟博物馆、殷墟遗址博物苑、红旗渠、太行大峡谷、岳飞庙、曹操高陵等13家国有景区首道门票。邀请山东朋友走进安阳,品读三千年(sānqiānnián)殷商文明,领略八百里(bābǎilǐ)太行雄姿,感悟红旗渠精神力量,尽情享受一场(yīchǎng)山水休闲之旅、文化体验之旅。” 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(lǚyóujú)相关负责人勾勒谋划未来文旅合作前景:“河南(hénán)文旅资源的深度、厚度与创新表达令人印象(yìnxiàng)深刻。双方将在研学旅行、非遗、节庆互动等(děng)领域探索更深层次合作,让‘好客山东’与‘老家河南’的游客畅享双倍精彩。” 河南省文旅部门代表也(yě)现场发出热情(rèqíng)邀约:“烟台朋友的热情回应让我们倍感温暖。这个夏天,‘豫见清凉(qīngliáng)’主题线路虚位以待,期待与更多山东老乡,共赴一场山河之约!” 心灵洗礼:“红旗渠精神(jīngshén)”激荡港城掀热潮 当晚上演(shàngyǎn)的话剧《红旗渠》被称为(chēngwéi)“战天斗地的精神丰碑”,彰显了红旗渠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价值。 话剧《红旗渠》以恢廓宏大的气势,全景式展现了(le)上(shàng)世纪(shìjì)60年代,以县委书记杨贵为代表的共产党员带领数十万林县民工,为彻底改变(chèdǐgǎibiàn)干旱缺水的生存困境,在极其艰苦(jiānkǔ)的条件下,历时(lìshí)十年,在巍巍太行山的悬崖峭壁间,用血肉之躯开凿“人工天河”红旗渠的艰苦卓绝历程。剧中深刻展现了“自力更生、艰苦创业、团结协作、无私奉献”的红旗渠精神(jīngshén)内核,通过感人至深的细节和磅礴的舞台呈现,将那段战天斗地、气壮山河的历史画卷展现在观众面前。 舞台上,演员们将“钢钎劈开千年石,血肉引来生命源”的史诗画卷铺陈开来。烟台市民赵先生动情地说:“用话剧形式重现(chóngxiàn)红旗渠这段历史,令人(rén)自豪又感动。红旗渠精神,是咱中国人共同(gòngtóng)的精神财富!” 这份跨越地域的心灵共鸣,成为当晚最厚重的情感(qínggǎn)纽带。 “太(tài)感动了!我在观看过程中数次(shùcì)热泪盈眶,我们这(zhè)一代人是听着红旗渠的建设故事成长起来的。”看完这场演出,观众陈建国(chénjiànguó)心情久久不能平静,剧中展现的红旗渠精神,以及县委带领农民工劈山凿石、开山架渠的壮举,令人感触至深,这种精神是留给后代的宝贵财富。 这场文旅推介不仅是一次(yīcì)资源的展示,更在(zài)烟台观众的心湖投下涟漪,奏响了“豫鲁文旅共同体”的华美序曲。台下(táixià)如潮的掌声与热切的回应,已是最好的答案——山河有约,未来可期。 闪电新闻记者(xīnwénjìzhě) 董洛颖 烟台报道
烟台幕启中原大秀:甲骨文“活”了!红旗渠“燃”了!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